金樱子多糖含量变异规律与优良种质筛选
加入收藏 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科研之用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。
目的:为金樱子种质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。方法:收集浙江、重庆、湖南、陕西、广东、安徽、江西等省金樱子野生种质资源20份,考察经纬度、海拔、农艺性状指标,用苯酚-硫酸法测定果实多糖含量,用SPSS 17.0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,用DPS 9.0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。结果:不同种源金樱子间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(P<0.01),浙江种源多糖含量相对较高;多糖含量与农艺性状、生境因子间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,与叶长宽比、果实纵横径比、经度呈显著正相关,与果实横径呈显著负相关,与果实单重、果肉重、纬度相关性较低;10个生长与成分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,累计贡献率达94.69%;20个种源可划分为5类,其中类群Ⅰ植株叶片与果实狭长,多糖含量较高,类群Ⅳ与类群Ⅴ植株叶片大而宽厚,果实大而狭长,果肉重指标高。结论:共筛选出5个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种质与4个高多糖含量种质,可作为高产、优质金樱子新品种育种材料。